编者按
昨天的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年会上,现任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和上一任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先后讲话,形成有趣的观点接力和互补。李京盛去年7月离开电视剧管理岗位后,已经到中广联就任副会长之职。因为不用再处理纷繁复杂的具体工作,他的思考也就趋于宏观和长远,这从演讲题目——《中国电视剧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也能看出来。下为根据录音整理的演讲稿(略有删节)。
编者按
昨天的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年会上,现任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和上一任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先后讲话,形成有趣的观点接力和互补。李京盛去年7月离开电视剧管理岗位后,已经到中广联就任副会长之职。因为不用再处理纷繁复杂的具体工作,他的思考也就趋于宏观和长远,这从演讲题目——《中国电视剧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也能看出来。下为根据录音整理的演讲稿(略有删节)。
李京盛
我今天来就是想跟大家做一点交流,交流我从2016年7月离开电视剧管理岗位以来,所做一点对于中国电视剧的思考。
之前因为事务性的工作太多,很难静下心来去思考一些长远性的、规律性的问题,这半年以来做了一些回顾,分析这么多年来管理这个行业的利弊得失,探讨一些现状和问题,做一点对未来的预测。所以我想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题目,叫做《中国电视剧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30年来路弹指间
我们回顾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从1985年到2015年,这是中国电视剧走向繁荣发展的三十年。
这三十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创造了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我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一个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主流媒体,让它从一个不太成熟的艺术门类,成长为今天谁都不能小看的一个独立的艺术品种,让中国变成了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第一播出大国,第一观众大国,第一消费大国,让中国的老百姓把电视剧作为他们主要的精神食粮。这样的发展成绩是其他艺术门类没有创造过的。我们在座的很多导演都是从这个过程当中走过来的。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电视剧以一个新兴艺术门类的姿态出现,打败了古老的戏剧,式微了传统的文学,收编了骄傲的电影,赶跑了当年试图霸占中国屏幕的日剧、港剧、韩剧。当电视剧崛起的时候,正是电影处于最低谷的时期,电视剧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得益于那段时期电影的低谷,因为那段时间很多电影导演不能拍电影了,通通被电视剧收编。
这种发展速度和气势,我想用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的“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来形容。中国的电视剧从最早的每年产量只有几百集,几千集,到今天的上万集;电视剧制作机构从最早的几百家、几千家到今天的上万家;电视剧的作品的形态从最早的短剧、单本剧、连续剧到今天的超长剧。这些都是其他艺术门类所没有的发展速度,几千年前的中国戏剧是慢慢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电影也是有一百年的历史。
与此同时,电视剧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艺术门类的发展。每年的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招生都是盛况空前,每年从影视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有一两万人,这个产业的发展的规模、速度、气势是奇迹般的。
中国电视剧辉煌的三十年,我们作为管理人员特别感激在座的从业者,如果没有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没有大家献身艺术的诚心和热情,没有每年贡献出来的一部部优秀的作品,我们的工作也是无法完成的。
十个问题如何看待
2014年到2015年,中国电视剧发生了一些变化,电视剧界陷入了深深思考,这种思考带着忧虑、困惑和迷茫。所以我说2015年开始,中国电视剧开始进入了一个转折调整期,如果平稳顺利度过转折调整期,中国电视剧还会迎来第二个辉煌。
我们怎么判断这个高度繁荣之后的调整期,电视剧的制作、生产、播出、创作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该怎么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们当前电视剧界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中国的电视剧界到底出现了什么变化?很简单,出现了新的题材样式、新的投资模式、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播出平台、新的播出渠道、新的收视收看方式、新的文化考察方式、新的评判标准(例如流量、粉丝、大数据等等)和新的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和VR)等等。
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反映到电视剧的制作和生产过程中,大家最切身感受的会变成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疑惑。我梳理了十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在管理工作中经常有业界人士向我们提出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IP火了,原创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网剧来了,台剧怎么办?
第三个问题:天价片酬来了,制作成本怎么办?
第四个问题:付费观看来了,公益播出怎么办?
第五个问题:颜值火了,价值怎么办?
第六个问题:玄幻、魔幻,现实题材怎么办?
第七个问题:产业链延伸了,价值链缩短了,怎么办?
第八个问题:基金、对赌、风投跨界来了,传统投资方式怎么办?
第九个问题:粉丝、流量、大数据来了,商业评判标准来了,传统的评判标准怎么办?
第十个问题:小鲜肉来了,老戏骨怎么办?
像这样的问题很多,归纳二三十个都不成问题,例如电视台的收益下降了,没钱买剧了,怎么办?一剧两星来了,电视剧利润偏薄了怎么办?客户来了,观众怎么办?大家纷纷在找出路、找方法、找应对。这些问题如果仅仅是从管理层面来讲,肯定没有办法解决。管理不是万能的,没有管理是万万不能的。一切从管理和政策层来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
我们把问题提出来,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怎么看,第二个才能解决怎么办。
刘和平老师讲过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社会的转型期,尤其是我们现在处于现代化的转型期,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分为几类:过渡性问题、偶然性问题和暂时性问题。属于过渡性的问题,我们是挡不住的,这是以前积累的问题总爆发,为下一步的腾飞扫清道路;偶然性的问题是你之前无法预料到的,也是你想挡也挡不住的,它想走你也留不住。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有心平气和的态度,看哪些问题是规律性的,哪些问题是过渡性的,哪些问题是必须通过管理解决的,哪些是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可以自我消化和自我校正的。
把这些搞清楚,我们就能够做到心里有数。的确不是很容易,因为现在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局面,每一个人都有发声的渠道,就拿2016年的电视剧的整体评价来说,各种媒体平台的排行榜很不一样,甚至对共同剧目的评判都不一样。找到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真理”,不是那么容易。众说纷纭也有好处,可以开阔思路。无论是对管理部门做规划,还是促进行业思考,都有帮助。
首先说IP和原创,IP火了是不是原创就一定式微?不一定。2016年,IP并没有占据很重的位置,口碑、收视、影响力不敌温暖明亮的现实题材。我认为这就是一个过渡性和偶然性的问题。IP的火热和来势凶猛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恐慌,如今我们的原创依然是主流和主导。IP无非是流传广、带粉丝。不要让这些问题干扰业界的主流,不要迷失了我们创作的选择。
网剧来了,台剧怎么办?从前网剧一直跟在电视剧屁股后面的,电视台播完了才放到网络上。去年网剧的产量是1万8千集,电视剧为1万4千集,网剧的数量超过了电视剧。这个时候做精品剧的人慌了,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网剧的火热得益于中国电视剧这三十年的发展,它是借电视剧之力的。网剧的火跟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并不矛盾。虽然网剧刚开始有制作粗糙的问题,但是如今网剧的管理和制作在一步步规范,好的网剧跟电视剧的质量也差不多了。网剧的兴起、火爆恰恰是对中国电视剧繁荣的佐证,不管台剧还是网剧,核心都是剧。只要对网剧加强规范和管理,这也不是一个值得业界有多么大的困惑的问题。
付费观看和公益播出的问题。电视台是公益播出,爱奇艺的付费收入已经超过广告收入,这是好事情,这说明中国的电视剧又有了一个新的盈利渠道和增长点,这是给中国电视剧的更大繁荣准备力量。公益播出和付费播出不是谁抢谁的生意,而是付费播出更加让电视剧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收益回报的渠道。
我们要澄清的一点是,不能说花钱看到的内容和不花钱看到的内容不一样。付费播出是在公益播出之前,让有能力的人为提前消费优质内容付费。付费播出和公益播出的审查尺度是一样的。付费播出的肯定是头部内容、优质内容,不是电视剧的另类内容。
颜值和价值为什么不能统一呢?为什么不能把最美好的价值附着在最好看的脸上呢?当下的时尚文化和流行文化导致了小鲜肉霸屏,颜值决定一切的现象,这是需要引导的。
魔幻剧、玄幻剧和现实题材剧的关系并不冲突,三大主导类型剧目:现实题材剧、古装剧和革命历史题材、历史题材剧总共占70%-80%,魔幻和玄幻剧是少数,没有成为主流和主导。魔幻和玄幻题材剧中的个别作品的宣传力度大,宣传手段丰富,造成了很大的声势,会给大家带来一种误解,认为现实题材剧没有市场了,并不是这样的。
六大趋势没有改变
我们要立足于做好剧,让中国电视剧在三十年发展的基础上,再迎来十年、二十年发展的高峰期,应该说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在分析这一两年的变化时,还要有一个思路,要看到什么东西没有变。变与不变是辩证的。
我认为中国电视剧有六大趋势没有变:
第一,电视剧依然是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文艺样式,依然是最大众的文艺消费品。只要有需求,并且需求在增长,我们这个产业就有发展生机。
第二,电视剧依然是新媒体和传统最看重的核心竞争资源。所有电视台的黄金时段都在播放电视剧,在所有的电视节目形式中,电视剧依然是核心内容和主流题材,在电视台节目三大类新闻、综艺栏目和电视剧中,品牌贡献力和广告创收力最大的依然是电视剧。
第三,电视剧是最有活力的文化产业。如此多的风投和基金进入电视剧产业内部,因此电视剧依然是支柱性产业和朝阳产业,具有活力的产业。
第四,高品质好口碑的优质作品依然在源源不断的产生并依然受到观众的喜欢。中国电视剧的基本观众群没有变,对电视剧的题材类型的喜好,风格样式的观赏习惯没有变。
第五,当代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古代历史题材作为电视剧的创作主流题材和播出的主导题材没有变。
第六,原创依然是当前电视剧创作的主要形式。IP没有构成对原创这种电视剧的主要题材形式的颠覆,IP没有那么大的力量。
我们在看到变化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变的因素。那些变化的东西是风来风去,出了一阵风头,最后会黯然收场。我们要把变化纳入不变的格局之中,都可以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
作为导演,面对这么多问题,我们只有一个武器,那就是文化。我们做的是文化,如果失去了文化内涵,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会失去方向。不管面对什么问题,首先要保持中国电视剧的文化属性,第二要恢复中国电视剧的文化尊严。如果不提文化,我们的导演和编剧就会没有饭吃,就会被基金、技术吃掉。电视剧是一种文化产品,没有文化一切都无从谈起。
文化有时候会受到很多干扰,比如技术。我们当前遇到了很多问题也是互联网造成的,互联网有巨大的创造能量,但是在文化上,互联网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惑。技术是先进的,有创造力的,但是技术有时候会颠覆文化。这个问题中国人早就意识到了,在前秦古籍中,人们会说:机巧之器会给人带来机巧之心。
资本本身不可怕,但是现在资本要把电视剧变成他的理财工具和金融产品,这就很可怕,这让编剧、导演没办法接受。技术和人文不是不兼容的,资本和文化也不是水火不容的。
在面对这么多问题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够坚定文化自信。从前有句诗说:“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坚守文化自信可以以一破万。
讲故事就是软实力,故事中的核心是价值和思想,通过故事把价值和思想传播出去就是力量,导演就是用镜头讲故事的高人。我们应该把最先进的价值理念传递给世界,用这些价值理念征服世界。我们不要害怕资本和互联网,要把他们拿过来为我所用,为文化所用。
黎瑞刚说:最优质的内容总是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资本向社会喊出了良心话。资本都向往理想主义光芒的时候,就是我们编剧、导演一展身手、收复失地、征服世界的时候。
希望每一位导演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不为浮云遮望眼。文艺作品要传达的价值观,给观众提供的真善美,这些东西是最值钱的、最有力的,最终资本要臣服于我们的价值,技术要服务于我们的价值。
【文/李京盛 整理/武芝】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扫一扫更进一步接触影视行当!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1大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